西北民族大学民大青年最新版本

西北民族大学民大青年最新版本

官方

系统:Android

日期:2025-11-06

类别:安卓软件

版本:v2.4.3 安卓版

  • 详情
  • 相关
  • 评论

民大青年APP是专为西北民族大学师生打造的一款校园服务软件,功能非常强大。通过这款APP,我们可以轻松查看校园新闻、公告信息,还能查询课程安排和学生成绩。它还支持在线加入社团组织,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这对喜欢丰富课余生活的同学来说简直太方便了!这个APP是由共青团西北民族大学委员会联合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开发的,宗旨是“掌上民大 服务青年”,听起来就很贴心。

软件里有好多实用的功能模块,比如“团学公告”、“学生组织”和“学校概况”等,这些都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特别是“掌上团校”这个功能,感觉特别适合需要参加团校学习的同学使用。APP还设有专门的校园生活模块,里面包括就业信息、失物招领等服务,真是考虑得很周到。

作为西北民族大学的学生,我觉得民大青年APP真的挺方便的。有了它,我再也不用担心错过学校的活动通知了!特别是在线查询成绩和证书的功能,节省了很多时间。希望这个APP能不断更新和完善,增加更多实用功能,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民大青年app手机最新版是专为西北民族大学的师生用户打造的校园服务软件,能够查看校园要闻,支持在手机上查看详细的公告信息,可以查询课程安排,能够在线加入社团组织,可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还可以查成绩和证书。

民大青年软件介绍:

“民大青年”APP,是由共青团西北民族大学委员会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设计开发。该APP将秉承“掌上民大 服务青年”的宗旨,为全校师生提供新闻资讯、团学第二课堂管理及成绩单、掌上团校以及校园生活等信息和服务。

主要功能

为全校师生提供新闻资讯、团学第二课堂管理及成绩单、掌上团校以及校园生活等信息和服务。

该客户端设置“团学公告”、“青年动态”、“学生组织”、“学校概况”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实时发展的校园动态。

“掌上民大”这一说法主要体现在该软件的新媒体的运作方式和操作手段。

软件亮点

专属校园生活模块,包括广告专栏、调查问卷、就业信息、失物招领等诸多领域。

各个学院、社团、校团委、学生会、社联和青年传媒中心都有了专属账号在两校区各自管理,提高了效率。

民大青年软件

提供给学生们专用的服务模块,支持团委组织团委纳新以及学生社团和社团招新等关于第二课堂的相关栏目专属服务。

使用说明

民大青年APP一期开放将实现团学活动在线管理、学生组织管理、团校在线学习、团发证书查询等功能。

民大青年二期开放将根据师生需求,延伸服务范围,拓宽服务内容。

民大青年APP主要通过“逐级扩散”的方式进行推广,各个学院、社团、校团委、学生会、社联和青年传媒中心都有了专属账号在两校区各自管理,提高了效率。

我校师生可以通过关注民大共青团网、西北民大团委微信平台、团委官博以及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青媒中心、新媒体研究中心微博和微信平台进行下载使用。

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肇始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民族学院,后民族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8月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基础上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西北新村校区、榆中校区和附属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园总面积1776亩,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文献等406万余册/件(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5亿余元。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黄土地”和“黄河”为表征,以“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核心的西北民族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19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25个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门类,有本科专业7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3个,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师生3万余人。

学校拥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6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7个,在甘肃省“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民族学为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为特色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6门,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单位。

更新日志:

v2.3.8更新内容:

解决近期发现的问题。

展开内容

应用信息

  • 包名:
  • MD5:
  • 需要网络

评分及评论

4.5满分5.0分

点击星星用来评分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同类排行